香港創科發展定位未明 本土工業家有苦自知
2023年2月17日

香港工業式微多年,政府近年提倡「再工業化」,銳意發展高增值產業。另一邊廂,在本港默默耕耘,堅持自主生產的工業家,似乎未能受惠於再工業化政策。政府與業界的落差為甚麼這樣大呢?

香港近年大吹再工業化之風,惟有本地工業家反映,政府對工業不求甚解,難以推動創科發展。 (曾曉玲攝)
香港近年大吹再工業化之風,惟有本地工業家反映,政府對工業不求甚解,難以推動創科發展。 (曾曉玲攝)

《2021年施政報告》中,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重組政府架構,其中原有「創新及科技局」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局),擺明車馬行「再工業化」政策。

再工業化政策概念,早在2016年已經出現。自八十年代工業北移,香港經濟轉型,步入「去工業化」時代,本地製造業逐漸式微。為提升競爭力,利用創新科技推動「再工業化」漸成大勢所趨。

《2022年施政報告》提及會以四大發展方向制定重點政策﹝見表﹞,創科局長孫東形容是香港未來5至10年創科發展的「四樑」,為未來工業發展奠基。孫東說,「過去二十多年來,政府也有人提出過很好的工業發展項目,但最終都胎死腹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我想其中一個就是土地問題。」港大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及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卻指,「箇中原因是政府無做過產業政策」。

記者訪問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常務副主席莊子雄,以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時,他們異口同聲指出,香港再工業化過去的痛點在於科研難落地。莊子雄分析,「我們有一流大學科研,但商業化過程一直做得不好,加上土地、人才都是香港短板,所以政府才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搶人才等政策」。

莊子雄認為香港工業的未來,是「Made by Hong Kong」而非Made in Hong Kong。
莊子雄認為香港工業的未來,是「Made by Hong Kong」而非Made in Hong Kong。

史立德則認為,中港兩地必須強強聯手,要利用大灣區豐富的人力、土地資源,「一加一必大於二」。他們的願景,也是政府的願景,在國家大方向之下,扮演「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

再工業化不是香港生產

然而,現時創科發展戰略定位未明朗,針對本土現有工業,又有何建議?莊子雄說,「工總過去一直大力推廣Made by Hong Kong,即係香港研發、設計,但最終在哪裏量產,不重要。」

莊認為,憑香港的全球化定位,可以透過產業鏈幫傳統工業擴張至內地或東盟,「再工業化不是要回來香港生產,而是轉型升級,哪裏有最好的資源、最高的生產力,就納入自家產業鏈,因此我認為香港傳統工業在再工業化下絕對有前景。」

史立德更直言香港生產「無得做」!「傳統工業做到咁上下,地方發達起來,就唔會再做,生產一定轉移,在時代巨輪下無辦法。」他認為每個行業都要再工業化,但不是自己生產,「打造你自己品牌嘛,外國人都係咁做」。傳統工業被淘汰是發展必然進程,史立德認為只須掌握核心技術,掌握品牌IP,就是「香港製造」的未來。然而,有些廠家似乎不同意。

史立德從事印刷業多年,見證香港工業由盛轉衰,認為應大力推廣香港品牌而非堅持香港生產。 (何澤攝)
史立德從事印刷業多年,見證香港工業由盛轉衰,認為應大力推廣香港品牌而非堅持香港生產。 (何澤攝)

SAVEWO救世始創於2020年,是一家專注應用科技的創新公司,集研發、設計及生產於一身。救世堅持香港生產,記者到訪他們在荃灣的14萬呎廠房,三十多條生產線24小時運作,全年無休,而且每條生產線上都有4至5位工人為品質監控。「工業好簡單,有工人、有廠房、有生產。設計、生產一體才是工業,因為難做就退而求其次,難道這就叫工業4.0?大灣區製造不是香港製造。」救世CEO丁圳認為,大灣區生產只是無辦法下的辦法,他並不認同「香港製造」注定失敗。

政府銳意發展創科,丁圳卻認為政府幫不到創科企業。「政府有好多funding,但手續冗長不堪,我點會等埋你筆錢先開始做產品?等得你嚟就唔係世界第一啦。」政府要發展創科,丁圳認為是「外行人幫內行人」,「如果跟政府流程做,衰咗十世,因為機會已經錯失晒。乜嘢叫創科?創科就係你諗唔到嘛,你搵啲外行人嚟評判我盤生意有無得做?」對於此說,鄧希煒亦表示「有少少認同」。作為經濟學家,他認為政府與學界、業界的關係疏離,「特首搵啲助手睇完啲report就覺得完全明白工業,好少直接與業界溝通。」鄧認為,特區政府應想業界所想,急業界所急。

丁圳(左)與蔡詩敏成立救世三年,堅持自家設計、研發、生產。 (李俊杰攝)
丁圳(左)與蔡詩敏成立救世三年,堅持自家設計、研發、生產。 (李俊杰攝)

——節錄自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